“足不出户就能预约立案,真是太方便了。”2018年12月29日,新疆建盈律师事务所律师普鲁加甫使用“沙依巴克微法院”微信小程序立案成功后高兴地说。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司法便民服务,这是2018年我区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举措之一。
立案登记制改革为群众“找法院说理”敞开大门,司法责任制改革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筑牢防范冤假错案堤坝,阳光司法机制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刚刚过去这一年,有3个时间节点让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徐峰印象深刻:2月,他走进考场参加全区第二批法官检察官入额考试;3月,他通过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核确认,成为我区员额制法官检察官中的一员;4月,他和其他入额法官一起,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2018年,像徐峰一样通过遴选成为员额内法官检察官的,全区共有5451人。他们的入额,开启了全区司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新里程。
“员额制就是将优秀的法官、检察官送至一线办案,这是促进法院、检察院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也是确保每一起司法案件公平正义的关键。”自治区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薄晓告诉记者,入额之后,法官、检察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身上的责任也更重。
2018年8月,自治区召开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会议要求,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着眼于构建权责统一、规范有序的司法权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好司法权监督制约难、裁判尺度统一难等问题,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整合起来,加快构建多元精细、公正高效的诉讼制度。
以往,审判机关存在“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司法责任难以落实。如今,全区法院普遍实行“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的办案机制,司法权运行更加符合司法规律。
近年来,我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拓展联系群众渠道,新媒体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司法过程更加公开。2018年12月,一名网友通过“新疆检察”新浪微博为自己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经过新媒体三级联动,该网友很快要回了工资。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诉讼制度领域推进的重大改革。2018年,新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立案数达到了3456件,诉前检察建议和公告总数2931件,起诉案件数位列全国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