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3月12日电(记者 杨臻)联合国人居署与中国同济大学12日联合发布《加强河流污染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报告。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中国治理污染河道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范例。
联合国人居署与同济大学是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布这一报告的。谢里夫赞赏中国政府在技术研发、管理和财政方面对改善城市河流水质所作的努力,包括创新地推行“河长制”以加强统筹协调。她说,希望该报告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决策者了解中国河流污染治理经验,高度重视可持续污水管理以及重污染河流的恢复。
报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污染河道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系统总结了河道治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体系,并介绍了中国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案例,旨在积极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新城市议程”的实施。
报告主要作者、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说,苏州河区域人口、建筑密集,曾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网水系之一。苏州河治理成功归因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职能部门有序协调、专家科学决策、创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公众广泛参与。
苏州河上海境内流域面积855平方公里,涉及上海12个区、2012条段中小河道。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实施了多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持续20年治理,苏州河干流全部消除黑臭,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水生态持续恢复。
谢里夫在发布会上还表示,联合国人居署正与同济大学合作完成另一份报告《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旨在为全球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提供低碳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