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既要守好红线,又要以文铸魂,建设有温度乡村
● 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更不能剥夺老乡
● 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要立足地方的历史地理
百花争艳无限好,踏青赏春正当时。日前,农业农村部向社会推介了春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60条。休闲农业乡村游,看山望水忆乡愁。不少乡村正成为时下人们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从农民的小副业到乡村新业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通城乡,极具前景。然而,也存在“千村一面”、过度投资等问题。专家建议,乡村旅游既要守好红线,农家乐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还得让农民乐,又要以文铸魂,建设有温度的乡村,书写打动人的乡愁。
乡村旅游已成时尚
阳春三月,江西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150余亩油菜花竞相开放,金灿灿的油菜花与不远处的山峦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进入花期后,游客纷至沓来,村里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带动农家乐消费达5000多人次。今年,渝水区油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打造了一系列油菜花旅游主题村庄。这些村庄开展了传统手工榨油体验活动,游客可亲身感受菜籽油制作过程。
到农村去,养眼洗肺伸懒腰,已成时尚。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传统旅游名胜区承载能力有限,市民远离市区景区喧嚣到乡村休闲的愿望强烈。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完善,为乡村旅游落地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发掘乡村文化、生态等价值,为市民打造“不紧不慢”的生活,必然有广阔市场。
“数据显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从2012年的8亿人次增至2018年的30亿人次,年均增长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至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从零星走向集群,从郊区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区域拓展。从小打小闹的农家乐、渔家乐,到渐成气候的农业嘉年华、农业主题公园,在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下,休闲农业已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大产业。
既让市民乐,也让农民富。据农业部门对13.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农民从业占比93%,每亩土地产出1.5万元,从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民不仅生产出优质原生态的农产品,还加工成游客可品尝、可携带的商品,不仅卖产品,也卖体验和过程。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景观看头,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发展乡村旅居,总收入超10亿元;浙江省天台县后岸村家家发展农家乐,户均收入超18万元。
资本参与要守“红线”
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身来发展休闲农业,不仅资金问题较难得到解决,规范化管理也难提上日程,客观上需要社会资本参与。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2018年多部委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用地、债券融资、产业投资基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
但是,在休闲农业大发展机遇面前,依然要时刻绷紧“红线”意识。记者了解到,伴随社会资本进入,有些地方公共乡村旅游资源未能让农民获益,出现“富了老板,亏了老乡”的现象;有些地方打着休闲农业的旗子,走着跑马圈地的路子,甚至个别地方搞农地非农化,农业园异化为工业园。业内认为,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遵守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避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认为,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离不开资本、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我们要鼓励资本下乡、人才返乡,共同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但是,农家乐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还得让农民乐,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更不能剥夺老乡利益。要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采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共享发展成果。比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合作。
“现在仍有个别地方存在开发过度,导致山被挖、湖被填、树被砍等现象。”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说,如果环境受到破坏,乡村休闲将失去生命。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适度开发、合理开发,防止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小版。在发展模式上,要整体考虑乡村风情,处理好开发、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强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在发展空间上,注重利用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休闲农业。
忌“千村一面”同质化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地方的休闲农业功能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较为普遍。有的盲目复古、简单照搬,缺少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乡土味。有的功能拓展乏力,采摘园、农家饭、老宅子老三样,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不少游客说,采摘园数不胜数,能细看可回味的并不多,去多了觉得都大同小异。有的地方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路难走、厕所不方便,导致游客难再来。
“当前,确实还存在规划引导不够、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陈晓华说,从开发层面看,不少业主对休闲农业发展仅凭一腔热情,缺少专业成熟的想法,造成投资浪费,影响日后发展;从经营层面看,缺乏专门的管理策划团队,懂经营、会设计的人才不足,营销策划单一低效,一线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休闲农业如何才能更有创意?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吕彦认为,要站在消费者角度设计产品,用创意建立差异化优势。她认为,现代人厌倦城市里水泥森林的“千城一面”,对于乡村而言,同质化同样是大忌。创意法宝就是不一样的景观和体验,需要塑造有个性的主题,给消费者造梦圆梦。比如,江西婺源圆了金色田园梦,京郊的古北水镇圆了北方水乡梦。
有温度的产品、有文化的包装、有品质的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走进江西赣州市定南县黄砂口村,一栋栋民居鳞次栉比,独特的客家风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村里结合山水田园特色和传统客家村落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配套,重点打造了文昌公园、村史馆、客家民宿馆等特色景观。同时,因地制宜把特色种植与美丽乡村结合,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
眼下,农业农村部正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中国旅游研究院原副院长张栋认为,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立足地方的历史地理。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等实施全面保护;要传承农耕文明,多种形式挖掘利用展示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要以文铸魂,匠心创意,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让游客魂牵梦萦。(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