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坚持立足主业优势,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当地人民,为当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诸多助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新疆企业还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情况,加大投资力度,着力促进所在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一带一路”共建之路走深走实。
4台总装机400兆瓦机组稳定运行,源源不断地将光明和温暖送往城镇和乡村,变成万家欢喜。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2号热电厂自运行以来,持续造福当地百姓。
杜尚别2号热电厂被誉为中塔友谊的象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由中国新疆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修路、架桥、输电、送暖、供气……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新疆一大批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用实际行动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本报记者走进3家颇具代表性的新疆本土企业,听他们的共商共建共享故事。
把握机遇拓市场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为世界描绘出一个合作共赢的美好新蓝图。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渴望在更大平台上一展身手的我区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介绍,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特变电工完成了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热电联产项目,在印度建成了中印能源高端装备工业园,与孟加拉国签订了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智能电网和升级项目合同……截至目前,特变电工高新技术产品已成功进入美国、俄罗斯、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装备中国”走向“装备世界”。
同样是“一带一路”先行者的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格鲁吉亚积极建设华凌自由工业园、华凌国际经济特区等项目,为两国商户架起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
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风电制造企业,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就凭借中国和古巴的优惠贷款,点燃了国际化的“星星之火”。10年来,金风科技在国际市场不断开疆拓土,截至去年底,已把风机安装在了全球6大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量超过国内风机出口总量的50%。
共建共享赢口碑
“我与中国朋友共同见证了这座热电厂的建设,他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以及厂内设备的先进程度都让我印象深刻。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杜尚别2号热电厂竣工发电时,塔吉克斯坦能源部退休电力专家卡西莫夫深情地说。
2号热电厂被杜尚别市民称为“温暖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天可发电960万千瓦时,产热235兆千卡,结束了杜尚别15年没有集中供暖、26年冬季限电的历史。
新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坚持立足主业优势,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当地人民,为当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诸多助力。
第比利斯海商业广场是格鲁吉亚华凌国际经济特区的主项目之一,自2017年9月营业以来,已经吸引来自环黑海周边国家、欧洲其他地区数十个国家上万名各类商品的优质分销商来采购、设点。自2007年至今,华凌集团在格鲁吉亚创造了3500个就业岗位,成为格鲁吉亚最大的外资企业。
入职金风科技巴基斯坦塔帕项目两年时间,马吉德和阿卜杜拉已成为本国炙手可热的风电工程师。目前,金风科技在巴基斯坦共有4个项目,聘用巴基斯坦属地化员工16名,占了全部工作人员的2/3左右,一支属地化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已初步成型。
“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当地人民一起分享中国经验,对当地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当地管理人员,授人以鱼并授人以渔。”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说。
走深走实路更宽
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新疆企业还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情况,加大投资力度,着力促进所在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一带一路”共建之路走深走实。
张新介绍,特变电工先后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安哥拉等30余个国家提供了从融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到培训、运营、维护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及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了绿色高效电源电网建设,造福各国民众。
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特变电工积极投身公益教育事业,在项目所在地打井修路、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录用和培养所在国本土化人才,打造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
“我们通过区域中心及布局当地子公司,实现了资本、市场、人才、技术、管理国际化,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武钢表示,金风科技在努力打造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金名片”的同时,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更广泛的清洁能源发电投资、智能微网、水务环保以及生态农业,为全球绿色低碳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