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7日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年)》揭示,2018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十万分之十八点三,婴儿死亡率降至6.1‰,近几十年来妇幼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薄弱,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孕产妇死亡率高达十万分之一千五百,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司长秦耕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报告内容时说,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生殖保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近年来我国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得到充分保障。
根据报告,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稳步下降,2018年较1990年下降79.4%;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之比由1990年的1:2.2降至2018年的1:1.3。此外,2018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1991年降幅均超过80%。
“我国一些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已与某些发达国家相当,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的指标甚至优于发达国家。”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办公室主任刘建蒙说,死亡率稳步下降且城乡、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与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在妇幼健康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等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