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新疆日报视觉中心 马炳超
新疆日报讯(记者晁瑾报道)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之一。10月15日,自治区新闻办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穆塔里甫 · 肉孜,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副处长牟新伟介绍了新疆健康扶贫工程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1、“三个一批”行动
“靶向治疗”因病返贫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先后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改进完善全区新时期医疗卫生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开展健康扶贫工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具体工作要求。
穆塔里甫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新疆按照“三个一批”行动,积极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和慢病签约服务工作,并将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最初的7类9种大病,扩大至32种疾病,制定出台各病种临床路径与分级诊疗标准,确定164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规范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工作。
为让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新疆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远程医疗建设。自治区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区96个县、市、区县级医院,实现自治区、地州、县市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互联互通,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中5个项目已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截至目前,新疆县乡远程医疗覆盖率达66.74%,到2020年将实现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
新疆还依托全民健康体检工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强体检结果分析和应用,为实现精准扶贫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目前,全区累计体检6904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约47.67亿元。
为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新疆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通过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健康促进教育等举措持续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到14.3%。
2、医疗精准“三重保障”
为贫困患者减负
新疆在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精准“三重保障”政策外,为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162.75万深度贫困人口投保了深度贫困补充医疗保险。
牟新伟介绍,为让贫困人口能及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新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农村户籍人员在各地州范围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和“一站式”结算制度,贫困人口就医结算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9月,新疆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深度贫困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一单结算,逐步将“一站式”结算从地州市范围内扩大至全区。
2018年、2019年新疆连续两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人均新增部分的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大病保险人均筹资增加了35元,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新疆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大病起付线原则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行倾斜保障。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让更多贫困人口享受到了大病保险保障。
3、推开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建设
健康扶贫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为此,新疆印发了《自治区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标准,对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消除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人员空白点等工作狠抓落实。
穆塔里甫介绍,为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区国家级贫困县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县级层面采取托管式和组团式帮扶模式,乡镇层面通过县乡一体建设,村级层面通过乡村一体机制建设,有效实现了“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县域综合医改目标。目前,全区90个县市区开展了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其中有78个县市区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已有74个县市区实现了县域内检查结果互认。
同时,新疆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实行县聘县管乡用、乡聘乡管村用,确保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2019年共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临床医师、护士等人员5546名。
“健全机构,尽锐出战,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强筋壮骨’。”穆塔里甫表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围绕让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目标标准,以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开展县乡一体服务、加强乡村一体联动管理、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目标,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