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综述: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
新华社记者
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海外专家和商界人士对此表示,尽管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但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将持续稳定恢复。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区经济研究主管高路易指出,5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投资势头改善更为明显,家庭消费势头也大幅改善。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复苏轨道。
高路易认为,今年两会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显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报告还提出,将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韩国NH投资与证券公司分析师朴仁金表示,得益于中国政府一系列刺激政策和措施,中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中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工业生产正在逐步复苏,投资情况好于预期;消费方面,日用品以及汽车市场需求都在快速恢复。
朴仁金说,中国政府仍然有宏观调控空间,相信将会根据经济实际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西滨彻认为,由于中国采取了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早控制疫情,中国经济活动正常化正不断推进。从最新数据来看,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已告一段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说,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已现企稳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货物出口等同比都实现增长。目前看,中国经济整体恢复是持续和稳定的。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认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疫情对经济的严峻挑战,这样的大环境也给中国深化改革带来契机,在一些经济领域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同时中国经济也借机努力提高发展质量。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罗尔夫·朗哈默表示,目前全球供应链正在恢复当中,他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形势十分乐观。
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完善的产业价值链,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从短期看,新基建投资将为疫后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为相关企业带来新一轮市场机遇。从长远看,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领域创新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赋能。”赫尔曼说。(参与记者:杨晓静、何媛、刘春燕、王丽丽、林昊、朱晟、许苏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