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的就业目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未来5年促进就业的蓝图已经铺开,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
扩大就业容量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564万人,超额完成5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2%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以内的预期控制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020年底为5.2%。“十四五”开局以来,从今年1月至7月的情况看,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7月份回落到5.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取得这些成绩的重要经验,在于我们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的首位。2020年以来,面对种种复杂因素和艰难境况,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并立为三大宏观政策,以跨周期调节之力,稳定了就业增长基本盘。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施策方式,以精准滴灌的方式保市场主体,实施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可获得必要的财税、金融、失业保险金返还等政策支持,给广大中小微企业送去了“及时雨”。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提供80%以上就业岗位、90%以上新增就业。“十四五”时期,确保服务业和民营经济长期稳定向好,从而实现就业扩容,成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规划》部署将落实在细化实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措施上,通过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来稳定就业。同时,为了带动就业,将加强创业政策的支持,强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等载体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近日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将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入融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创新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同时,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民营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也将助力就业扩面提质。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以来,截至7月末已累计创造就业机会193万个。其中,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累计创造81.67万个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累计创造50.75万个就业机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专项行动累计创造25.68万个就业机会;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累计创造36.49万个就业机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3家。
提高就业质量
“《规划》不仅聚焦就业数量问题,还重点考虑就业质量问题,通过提供更多有效就业,提升整体收入水平,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今后5年,国家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引导劳动者适应新就业,通过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来消除就业歧视,同时将安排更多社会保障投入,多维度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
“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的主要特征是结构性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招工难”和“就业难”将越来越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杲说,从长期来看,制造业就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结构正在深度调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出现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熟练工、技术工持续性短缺,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出现了结构性缺口。
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缓解该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未来5年将发挥更大作用。从今年开始,包括技能中国行动在内的多项职业技能提升方案开始实施,效果正逐步显现。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强化高校毕业生、乡村工匠等群体的就业培训,发展养老等生活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开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力争实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7500万人次。
盘和林认为,大量新增就业岗位来自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尤其是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和临近退休的群体,需要有适合的岗位提供给他们,并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来强化其能力。
优化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就业局势将保持长期稳定,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日前表示,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端均出现较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挑战,促进就业任务依然艰巨。
促进就业离不开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格局,带动了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迸发,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劳动者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其中,灵活就业形式在扩大就业容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7月份以来,事关灵活就业的多个政策文件相继落地,涉及劳动关系、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等内容。《规划》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出了支持保障的行动计划,鼓励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盘和林说,可以鼓励平台型企业发展,扩大他们的市场份额,进而扩大就业,亦可以通过推动有限劳动时间,来促进平台雇用更多的人,但要注意劳动产出问题。此外,政府应当在不增加劳动者负担的情况下给予劳动者更多保障。
在增加就业服务方面,《规划》还就发挥就业服务的促进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兜底保障职能、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效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尤其是对重点就业群体,人社部分别按照不同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应其需求的就业培训和公共服务。其中,今年以来对青年就业群体,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分类提供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既组织开展了行业性、专业性的招聘活动,也创新更多符合青年人特点的“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模式。(记者 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