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 王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28个。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便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口较少民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各族儿女携手同行,正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奔跑。
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在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村民吕有贤来了一段自编自唱的“花儿”。
一段土味“花儿”,唱出了山村巨变!
班彦新村129户村民原来居住在海拔2800米的山上。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时,这个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
4年前,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村民们整体搬迁到山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新村。新村水、电、天然气等一应俱全,村口还建起了生产土族盘绣的扶贫车间。“这个变化不得了。”吕有贤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取得巨大成就: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已有25个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从2016年的20.6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2万人。
脱贫的同时,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动能更加充足,可持续发展条件不断优化——
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立足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合作社组织,培养致富带头人;
大力发展林草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带动一大批群众增收致富;
……
如今,人口较少民族群众正把脱贫作为新起点,继续奋斗,日子越过越红火。
共享发展成果
吉帕尔·沙特瓦里地和其尔哈丽·沙特瓦里地是一对亲姐妹,出生在新疆乌恰县一户柯尔克孜族牧民家庭。过去,因为居住分散、环境艰苦,这里的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
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姐妹俩家乡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其尔哈丽·沙特瓦里地2014年考入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现在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
姐姐吉帕尔·沙特瓦里地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畅想:“我学的是数学,梦想在家乡当一名数学老师。从小在帕米尔高原长大,我了解这里孩子走出大山的渴望,要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姐妹俩的求学路,正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缩影——
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显著提高,国家和有关省区在民族院校设立人口较少民族预科班,实施定向招生;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如云南制定方案,帮助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说好普通话,过上好日子;
全力改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条件,基本达到村级卫生室全覆盖;
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开发,如内蒙古自治区建成多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园;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使一大批群众就业门路越来越宽;
……
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人口较少民族群众正同全国人民一道,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各民族亲如一家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居住着壮、汉、仫佬、苗等7个民族群众。
“住在一个屯里,大家都亲如一家。”多年前,苗族姑娘贾培康从临近的融水县嫁到金鸡屯,并和汉族丈夫彭义和育有一儿一女,儿媳妇是仫佬族。“我们一家3个民族互相尊重民族习惯,生活很幸福。”贾培康说。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地打造了一批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极大增强了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新疆10个人口较少民族,广泛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走出大山、森林、草原,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
西藏门巴族、珞巴族聚居的民族乡,有多个位于边境地区,群众通过境内外生活条件对比,更加心向祖国、心向党;
青海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团结+非遗传承+青绣产业+旅游+拉面经济”融合发展行动,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生动气象;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有党和政府持续努力,有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不懈奋斗,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参与记者:骆晓飞、高晗、曹祎铭)
转载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20-06/19/content_5520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