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海峰
刚刚公布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实证唐王朝对西域有效管辖和治理的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成为6个当选项目之一;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上进行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中,新疆出品的两部精品剧目《天山》和《金色的胡杨》,让全国网民一睹新疆文艺的魅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把精彩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畅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文化工作者夯实内力、激发动力、增强活力,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惠民添彩生活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水准的演出,真是太幸福了!”和田市民阿不力孜·阿不都外力开心地说。3月22日晚,他陪乌鲁木齐来的朋友逛和田新夜市,“邂逅”了一场精彩歌舞表演,表演者都是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的专业演员。
“我们团组织了一支红色轻骑兵演出队,从去年11月开始,深入各县市开展惠民演出。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融入节目中,专业演员演老百姓身边事,非常接地气,特别受欢迎。”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办公室主任谢土雄告诉记者。
伊宁市文化馆通过“一个网络两个平台”打造文化惠民新模式,文化馆干部和文化志愿者免费为群众进行专业培训,还为群众提供免费排练场地和各类演出平台。乌苏市文化馆开设非遗文化训练室,不仅为群众提供舞蹈、声乐、美术等10个活动场所,还专设了京剧表演训练室,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以文化人,以文润心。让群众乐享高质量文化生活,已成为全疆文艺工作者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共同行动。
3月12日,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全疆启动。由新疆艺术剧院等7个专业文艺院团组建的11个“石榴籽”文艺演出小分队,奔赴13个地州市乡村、社区演出。“今年我们将演出范围扩大到了全疆,通过歌曲、舞蹈、话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蔡晓荣说,今年将为基层群众送去1100多场精彩演出。
场馆升级服务优化
3月23日,沙雅县红旗镇栏杆村充满书香气的农家书屋里,党员艾海提·赛买提和五六位村民正在专注地阅读《光辉的历程》《走进西柏坡》等书籍。这里专门设立了“红色图书”专柜,方便村民学习党史。“农家书屋环境好、图书多,大家都愿意来读书。”艾海提·赛买提说。农家书屋可以免费借阅书籍,还可以观看电影,还有志愿者来讲课。目前,像这样的多功能农家书屋已覆盖全疆所有行政村。
“十三五”期间,全疆已形成覆盖区、地、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与此同时,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成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主阵地。
以文育人,凝聚人心。遍布全疆的文化场馆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发挥出文化磁场效应,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和文明向上的新风尚,滋养各族百姓的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百姓文化需求升级,文化场馆迭代,辐射力倍增。2019年9月,改扩建后的新疆图书馆正式开馆,全新升级的新馆环境优美、便捷舒适,圈粉无数。图书馆推出的新疆历史讲座、新疆改革开放40年成就图片展等系列活动,参观人数屡创新高。“观看了图片展,充满了感恩之心。我要为家乡的繁荣美丽尽一分力。”新疆财经大学学生王书杰在网上留言。
数字化时代,全疆许多文化场馆纷纷推出云服务,让优质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社会效益,润心无声。
2020年初,新疆图书馆推出“云端图书馆”。如今,数字图书馆的访问量已超过500万人次。“我们通过云端图书馆,把党史学习教育读物推介给全疆读者,社会反响非常好。”3月24日,新疆图书馆馆长历力告诉记者。
文化底蕴滋养沃土
近日传来重磅消息,卓尔库特古城被确认为汉晋时期一处高等级城址,西域都护府遗址群考古取得重要进展。这项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合作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被广泛关注。“这是通过考古发现向公众讲述新疆历史的有效途径。”3月25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文物局稳步推进国家“考古中国”系列重大项目,5年实施主动性项目64项,出土文物万余件。多项考古发掘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说:“新疆的文物遗址、考古成果是注释新疆‘四史’最好的活字典。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文博工作者加强对文物保护研究成果的利用,从一件件珍贵文物出发,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目前,全疆已有92座博物馆,几乎覆盖各地州县市,每年观众超500万人次。此外,各类“流动博物馆”惠及各族群众30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全疆对外开放的95处文物遗址点都成为旅游热点。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古老历史更加鲜活生动。2020年“十一”假期,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历史文化厅推出数字化体验设备——“丝绸之路带入式互动体验系统”,参观者可使用交互感知设备进行虚拟游览,仿佛进入历史时空,新奇的感受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自治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字技术让公众和文物“亲密接触”,提升了展览的互动性,吸引更多青少年观众走进博物馆,反复“阅读”新疆历史和文化这本厚重精彩的大书。
转载连接:http://news.ts.cn/system/2021/04/02/0366058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