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政务公开首页 频道列表

和田市民政局不予处罚事项清单

2024-07-11 17:464590
和田市民政局不予处罚事项清单
序号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情形及因素备注
1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2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3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本社会团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4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四)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5违反规定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应当按照其所属于的社会团体的章程所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该社会团体授权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发展会员。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
      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五)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违反规定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6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三十条第一款第(六)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7侵占、私分、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七)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侵占、私分、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8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八)项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9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0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1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对于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发给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应当简化年度检查的内容;
2.《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第三条   
      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年检。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时间未超过6个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参加当年的年检;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2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五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3设立分支机构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三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4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二款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5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16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