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卫健委2023年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紧紧围绕2023年工作要点,全力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突发公共卫生、爱国卫生、健康科普等各项工作。
一、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落实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传染病防、治、宣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全民传染病防病意识
(1)建立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等部门严格压实责任,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防控合力,落实“四早”要求,抓好源头管控,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布病、流感、水痘、艾滋病、梅毒、丙肝、结核病等传染病感染率。
(2)各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强化传染病防控“第一道防线”作用,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度,不断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传染病识别、诊断和治疗水平,坚持早发现、早防治、早隔离,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按照“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3)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找准免疫空白人群和免疫薄弱环节,不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在做好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流感、水痘、甲型(乙型)肝炎、A群C群脑膜炎等二类疫苗接种,切实提高疫苗接种率,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新生儿建档率达100%、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97%、卡介苗接种率达90.68%,努力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4)建立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结合疫情形势,明确宣传重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定期发布科学防病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舆情收集和回应,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回应社会关切,有效避免群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2.完善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研究制定个案和聚集性疫情网络自动化预警阈值标准,以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以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哨点医院、养老福利机构报告以及零售药店药物销售信息为基础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采取周报告、月分析方法,提高信息即时采集、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开展精准流调,实施精准防控,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前瞻性、精准性、高效性。
2.根据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形势,制定“大练兵”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大练兵”工作,有针对性的对疾控中心实验人员进行实操和理论培训,确保全体检验人员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有效提高疾病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1.拓展宣传渠道,切实提升全民疾病预防意识。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染病防治常识宣传工作,成立传染病防治常识宣传小分队,积极采取面对面宣传、集中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
2.细化帮扶措施,切实提升医疗机构处置能力。制定并落实医疗机构结对帮扶机制,明确帮扶频次,帮扶内容,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之中,有效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
3.强化部门协作,切实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落实传染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根据传染病流行形势定期会同政府各部门,对全市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形势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建议,确保全市各类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4.突出重点工作,全面遏制传染病高发态势。持续强化结核病、艾滋病、布病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提高重点人群筛查和医疗机构诊断、治疗能力。加强AFP病例监测和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监测,以“四个最严”的要求,强化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动态做好基础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全市基础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有效降低全市传染病发病趋势。
二、爱国卫生运动、健康中国行动工作落实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落实
一是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各单位积极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单位职工积极参与、村两委、工作队分片包干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政府主导、乡街主抓、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确保责任明确到人,工作措施到点,爱国卫生运动有序推进。二是按照自治区级、地区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共创建自治区级卫生乡镇5个、卫生村33个、地区级卫生乡镇1个、卫生村3个。
2.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卫生意识
通过LED电子屏、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进行爱国卫生、健康生活科普宣传活动,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逐步引导群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倡导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增强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爱国卫生运动浓厚氛围。
3.坚持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提升群众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等理念。各乡镇、街道、片区、园区主动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广大群众按照“三区分离、居室美观、厨厕整洁、果木成荫”的标准,拆旧建新、改造庭院,结合“三清一改”和院内院外六件事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逐步消除“视觉贫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二是开展“十户结对帮扶”,组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开展庭院整治,不断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各街道进一步加大对居民、商户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集中对城市道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餐饮店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开展生活垃圾清运、沟渠整治、污水处理、改水改厕、农贸市场改造等活动,坚持无污水横流、无垃圾杂物堆放,有效遏制“四害”滋生,推进市容市貌进一步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1.进一步压实责任。健全完善由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长效机制,以点带面、抓村带户、发动群众,统筹推进爱国卫生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2.进一步加强督查任务。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人居环境督查指导工作,督促辖区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到位,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发动。按照市爱卫会下发的《2023年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点》要求,持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宣传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爱国卫生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
三、健康科普工作落实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工作力度,营造健康宣教氛围
以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健康知识普及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市级、乡级医疗机构运用医院LED显示屏,大小喇叭、视频播放器等宣传乙类乙管、新冠用药、居家隔离消毒、公共场所防护等健康知识,开展大(小)型宣讲460余次,发放宣传单276465余张,累计受教1914981余人次,在全市百姓中形成了“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2.注重实效,狠抓健康科普“三进”活动
一是开展健康进学校活动。联合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到7所学校进行开展“营养与健康”专题讲座,受教学生人数达10000余人次。借助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结核日等契机,赴多个学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和宣传干预用品,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学生提高健康意识。二是开展健康进企业活动。结合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到24家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常见病防治、自我保健等方面宣传教总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开展宣传交流座谈咨询活动5场次,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三是开展健康进医院活动。邀请自治区安全健康中心讲师到和田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心肺复苏,环境污染,健康四大基石,慢性病预防及注意要点等健康宣传活动,累计受教育的医护人员1270人,不断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为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奠定基础。
3.常抓不懈,积极推进健康知识普及
一是围绕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及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主题活动,每月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本辖区本单位开展丰富有趣的健康科普宣传,给群众普及各类疾病预防的知识。二是联合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编撰《传染病防治手册》并印发1500余本,加强居民应对各类传染病的预防能力,提高群众防疾病意识,编撰《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从业指导手册》700本,有效提高村医的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三下乡”义诊,组织各医院专家到村社区为群众开展面对面义诊活动41场,参与人数7692人次,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健康科普,提高群众“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四是借助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彩铃和短信功能,积极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了解,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五是通过“和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田市人民医院”“和田市维吾尔医医院”“玉都零距离”等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定时发布各类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广泛宣传的良好氛围,提升各族群众的健康知晓率,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强网络媒体运用。及时与和田市融媒体中心对接合作,以制作各类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片、开设健康专栏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广泛宣传的氛围,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2.加强卫健系统健康科普人才培训。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疾病预防和健康知识开展专业的培训,提高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力量,树立人人都是健康的传播者、践行者观念。
和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