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和管理服务措施不断推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动能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称,去年9月底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前期存量政策落地见效,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今年以来,创新动能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月1日至3月25日,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均增长11.6%,反映数实融合持续深化。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黄运介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环节,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实行5%的加计抵减,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5%;2024年,国家又出台支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专用设备更新改造投入。
据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编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及时更新税收政策法规库,并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实现政策精准推送。2024年以来,共推送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3460万户次(人次),促进政策直达快享。
注重法治公平
随着增值税法出台,现行18个税种已有14个税种制定了法律,涉及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超80%,标志着我国税收立法再进一程。“增值税实施条例是增值税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相关立法程序,确保增值税法2026年1月1日顺利实施。”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说。
在提升税务依法行政效能方面,税务部门实施税务系统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六大区域(华东、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分别实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制定《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权责清单范本》《税务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税务机关确权明责、税务干部规范履职。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顺民介绍,在税务执法工作中坚持不开展“多头式”重复检查、不开展“一刀切”简单执法、不开展“集中式”入户检查,不放松“精准性”打击违法。在充分发挥8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作用的同时,认真落实《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严格公布标准,严把数据关口,及时处置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当事人异议,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
税务部门还将制定税务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涉企税务检查的扎口管理,优化检查程序和标准,既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又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聚焦惠企利民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介绍,今年是连续第12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税务部门集成推出系列惠企利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例如,在全国范围上线新电子税务局环境保护税智能预填功能,打造“税费政策直播间”宣传品牌,推进落实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解决机制,推广并优化“乐企”平台,发布《重点外资项目全周期涉税服务指引》等。
在优化跨境税收服务方面,将持续打造“税路通”跨境税收服务品牌。截至今年3月底,共对外发布110份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407条全球税讯、41个海外案例、89个跨境涉税问答以及包含120个事项的“走出去”企业税收指引等,方便“走出去”企业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投资目的地的税收政策和监管环境。同时,完成与喀麦隆等4国税收协定国内核准生效程序,为纳税人消除跨境经营重复征税、提高税收确定性、推动解决涉税争议提供更好法律保障。
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和举措为外贸企业减负增力。不断完善出口退税长效化服务措施,持续开展退税政策精准推送,优化退税申报“智能自检”服务,落实申报表单“免填报”、申报事项全程“网上办”。全国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已缩短至6个工作日内,其中一、二类出口企业的平均办理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据了解,4月1日,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正式启动。本次宣传月将面向重点群体分类开展“引导合规经营”系列宣传活动,促进税务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纳税人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记者 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