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
春日的新疆处处热火朝天:企业车间,工人开足马力生产;乡间田野,农民抢抓农时春耕春播;直播间里,主播面对镜头直播带货……天山南北处处涌动干事创业的激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将就业摆在“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之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就业惠民工程,多渠道多形式稳定和扩大就业。2012年至2021年,全区城镇年均新增就业46.93万人。
就近就业有动力
万物勃发,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托特塔什村村民热依拉·依不拉音在果园里劳作。该村探索创新“合作社+农户+果园”运营模式,让热依拉等20名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收入大幅提升。热依拉开心地说:“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每天有100多元收入,我越干越有劲。”
就地就近就业,农民既能增收,又能照顾田地和家中的老人孩子,满足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愿望。“工厂就在家门口,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4月24日,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科克提坎村村民阿力木·牙生说,他在家附近的文具厂上班,如今已成为车间生产主管,每月工资4500元,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增收致富的劲头更足。
近年来,我区积极拓展就业空间,重点实施就地就近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消费电子、鞋帽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建立村办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组织带动就业,推动产业(工业)园区稳定就业,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就业,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就业、长期就业。2012年至2021年,全区农村劳动力务工2842万人次。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区力争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务工275万人次。继续坚持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有机结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农村劳动力务工规模持续巩固,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一技傍身有底气
技能是就业的基础。有技能傍身,饭碗端得更有底气。
“刚上班,公司就组织专人对我们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培训,第一个月我就拿到了800元学徒补贴,靠技能吃饭,我心里踏实。”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工人阿依木萨·吐尔荪说,3年前她还是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库木奥依拉村的家庭妇女,进入公司后逐渐成长为一名质检员。在她的带动下,27名村民成为产业工人。
回望新时代脱贫攻坚8年,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区以南疆地区为重点,对贫困劳动力分层分类开展职业培训,确保贫困家庭每户至少一名劳动者学习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各地人社部门以技工院校为主阵地,大力开展技能扶贫。通过培训,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靠技能就业,增强了高质量脱贫的底气。
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疆年均培训城乡劳动者100万人次。参训人员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就业后有了稳定收入。
技能饭碗不光端得稳,还吃得香。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鲁博依村村民肉孜麦麦提·亚森在建筑企业干过多年大工,去年参加了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砌筑工项目职工组铜牌,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每月工资提高了3000元,成为当地建筑行业抢手的优秀工匠。
创新创业有希冀
创业成功不仅能解决劳动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喀什和鑫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宝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创业,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在夏马勒巴格镇城西村二三产业工业园区,这样的小微企业带动了6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从鼓励企业吸纳和引导基层就业、扶持自主创业、加强就业援助、促进公平就业等方面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好政策激发新活力。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等选择自主创业,用奋斗追逐梦想。
阿丽努尔·吐鲁甫2021年毕业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校期间她从微商入手创业,如今依靠直播平台,将新疆地产化妆品销往全国各地。
2021年,我区加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新业态就业支持力度。对灵活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及时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自主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通过网络平台、数字媒体等新业态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
今年,我区将在稳住就业岗位、稳定转移就业规模、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兜住就业民生底线等方面抓好就业工作,助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转载链接:https://www.ts.cn/xwzx/szxw/202205/t20220505_6746098.shtml